如何让更多的国产电影“走出去”?电影人这样说……(来源:中国知识产权报) 近年来,国产电影产业化加速,向国际推广的步伐也不断加快。那么,如何让更多的国产电影“走出去”?近日,由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、中国电影资料馆(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)主办的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“电影强国产业论坛——用电影语言讲好中国故事”在京举办,多位电影人共同探讨了国产电影内容创作与“出海”路径。 电影在文化传播方面具有独特作用。如今,我国正在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,国产电影如何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,让国产电影以鲜明的中国特色、中国风格、中国气派展现于世界电影之林,引发业界关注。 傅若清:打磨优质作品 今年春节档,《流浪地球2》《无名》《满江红》这3部国产电影均实现了在北美的同步上映,且收获了不错的票房和口碑,有力提振了国产电影从业者的信心。 国产电影能否“走出去”,内容质量是关键。“内容为王”一直是影视创作的宗旨,好剧本能让电影走得更远。对此,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、总经理傅若清深有同感。他强调,好的电影一定是质量过硬,有广泛的认同感和价值观,这是国产电影“走出去”的基本条件。他以《流浪地球2》为例分析,该电影之所以能够在海外“立得住”,一方面是科幻题材电影在全球有很大的市场;另一方面是该部电影为大制作。他进一步分析,在制作中,《流浪地球2》严把质量关,精心打磨内容,尤其是影片所体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,引发海外观众共鸣。 除了内容制作,发行也是电影“走出去”非常重要的一环。傅若清仍以《流浪地球2》为例分析,一般而言,国内制作方会选择与海外的华人宣传公司合作,进行电影宣传发行,而此次《流浪地球2》则选择了海外专业发行公司。因为在宣传、排片、布局等方面,海外专业发行公司更有经验,这对票房有直接的影响。事实证明,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,《流浪地球2》在海外上映1个月后,还在一些电影院上映。截至目前,《流浪地球2》海外票房已经超过了1亿元人民币。 于冬:细化输出路径 近年来,博纳影业出品了《长津湖》《无名》等多部爆款电影。对于国产电影“走出去”“走进去”,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有自己的思考。他认为,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,有一个重要标志,即本土电影在本土市场处于主导地位。在我国,国产电影已经连续十余年市场占有率超60%。 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,于冬还将目光投向国外市场,公司出品的多部电影实现版权输出。对此,于冬总结国产电影“出海”经验,即“三步走”思路:第一步,培养国际合作伙伴,让全球商家到北京来、到北京国际电影节来看中国影片、选中国影片。第二步,加强国际合作,与国外电影制作公司达成合作,共同出资,并分享发行渠道,实现利益共享。第三步,打造成熟的国际档期,这也是国产电影真正融入世界市场最重要的一步。特别是春节档,是国产电影“走出去”的好时机。他建议,国内电影人应着力打造春节档档期。“我国的春节档,正是全球电影上映相对较弱的时期,但对中国人来讲意义非凡,全球华人都希望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能同步看到中国的电影。”与此同时,国产电影“走出去”还要注重知识产权保护。“重视版权保护才能为国产电影‘走出去’保驾护航,让电影走得更快、更广、更长久。”他表示。 陆川:讲好中国故事 提到陆川,他执导的电影令大众耳熟能详。《北京2022》《可可西里》《我们诞生在中国》《王的盛宴》《南京!南京!》都出自陆川之手。其中由他执导的作品《可可西里》《我们诞生在中国》充分展现当代中国,都曾在海外公映,尤其是《我们诞生在中国》在北美取得将近1400万美元票房。 对于国产电影“走出去”,陆川有自己的见解。在他看来,国产电影除了国际制作之外,还要用好世界渠道,借船出海。他以与迪士尼合作出品的自然类纪录电影《我们诞生在中国》为例,阐释借助国际发行渠道的重要作用。“这部电影由迪士尼负责发行,在发行中,迪士尼充分发挥自身的渠道优势,比如所有迪士尼线下门店与户外屏幕都滚动播放《我们诞生在中国》电影宣传片,这为后期票房表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” 如何用电影讲述中国故事,传播传统文化,陆川也有自己的想法。在电影《南京!南京!》输出过程中,他和团队耗时两个半月进行电影的英文字幕翻译工作,特别邀请英国制片人对电影台词进行逐句翻译。在制作电影《我们诞生在中国》时,同期对英文版剧本进行反复打磨,力求保证作品质量。“当听到电影院里家长们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,我的心终于放下了。这一刻,我认识到,好的作品才能走进观众的心里。在今后的创作中,我会继续创作精品电影,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。”陆川表示。 编辑:皮蛋瘦肉周 |